一號站開戶_新國標出台 棉花量減質升
浏览次数:37 分类:一號站代理
2013年9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GB1103-2012《棉花細絨棉》棉花新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9月9日啟動的2013年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按新標準執行。國家發改委規定,2013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範圍為:顏色級白棉四級及以上、淡點污棉二級及以上;長度級27毫米及以上;馬克隆值A級、B級和C級C2檔;斷裂比強度差檔及以上;長度整齊度低檔及以上;軋工質量中檔及以上。棉花差價率按照中國棉花協會8月30日發布的《關於調整“中國棉花協會棉花質量差價表”的通告》執行。
棉花量減質升
價格有所提高
7月底到8月上旬,大部分棉花主產區都出現連雨天氣,使得棉花減產,但是從近來的採訪中發現,8月中下旬的晴好天氣,各使得各地的棉花質量都有所提升。
河南地區由於天氣晴好,各產區棉桃吐絮加快,鄭州、新鄉等地籽棉採摘75~100公斤/畝,籽棉質量以白棉2級、3級為主,有極少量淡點污棉2級。今年河南省遭遇洪澇災害,部分棉田減產嚴重,但後期天氣好轉,新棉色白、絨長、成熟度好,棉農預計今年籽棉“量減質升”,利於交儲。
江蘇射陽地區的棉農也普遍反映,今年8月下旬天氣持續晴熱乾旱,雖對棉花後期生長,尤其是對提高座桃和實現秋桃蓋頂都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但十分有利於對棉花長勢的控制。田間小氣候更是促進了棉鈴的開裂和吐絮,霉變發黑的爛桃明顯少於上年。從目前已採摘的棉花質量看,完全符合新標準白棉4級的水平,只要稍作分揀處理,有一部分還能達到白棉3級的要求。
由於棉花品質良好,加上棉花種植面積減少,棉農惜售心理較重,且棉花價格有所提高,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價格在8.4元/公斤左右。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表示,德州地區的棉花收儲已開始進行,價格在8.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0.15元/斤左右,且都是混收,分級並不明顯。對於棉農惜售,馬俊凱另有看法。他認為,這也跟銷售習慣有關,“棉農通常是將棉花全部摘完再賣,摘一部分就賣會比較麻煩,部分有用錢需求的棉農會選擇現在出貨”。
質量要求更嚴格
加工企業壓力大
由於今年是棉花新標準實施的第一年,且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發布的公告中稱,本次收儲細則將交儲保證金從300元/噸提高到500元/噸,並明確企業對交儲棉花終身負責。新年度收儲按新國標中增加的顏色級執行,尤其對軋工質量、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度、異性纖維等指標都有明確的規定。紡織企業普遍認為,本次收儲政策本着一切從嚴、比照新國標的原則制定,會對加工企業起到規範和導向作用,今年儲備棉質量有望得到提升。
同時,在嚴格的收儲標準和對交儲企業嚴格的規定下,本次收儲重質不重量,着實給棉花加工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企業交儲的難度加大。湖南一家棉花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收購棉花較為謹慎,力求在收儲時就把好質量關,防止以後棉花質量出現問題,損失利益。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開秤的棉廠試探收購、加工甚至送檢,搶佔資源意願明顯,但實際利潤並不理想。去年4級以上棉花皆在入儲範圍之內,而今年3.5級以上才會入儲。因此,去年收儲時出現的質量問題,今年有望避免。
在儲備棉回款方面,今年的收儲將採取一次性支付方式,且保證金提高為500元/噸。這對於資金整體並不充裕的軋棉廠而言,勢必影響整體收購和運營。有業內人士認為,大規模搶收等不理性現象出現的概率將大幅降低,棉企會嚴格控製成本,而小企業由於資金不足可能與大企業合作。此外,新疆地區收儲將會根據加工企業檢驗量和承儲庫日均接受能力實行限時限量競拍,收儲難度明顯增加,企業交儲進度將受到更多限制。
新國標要求細緻
用棉成本有望下降
今年,收儲標準按照新的棉花標準實施,這對用棉企業來說是件好事,其對軋工質量、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度、異性纖維等指標的明確規定,讓紡織用棉企業生了不少麻煩。在採訪中了解,在原來的棉花分級標準下,紡織企業的用棉通常有一套自身的標準,無論棉花是如何採購,企業都按自己的標準重新評定。採購按國家規定的品級標準執行,配棉採用的是注重物理指標的自定標準。而棉花新標準細化到4個顏色類型13個顏色級,非常接近於企業習慣的自身的“配棉標準”,使企業在採購、配棉環節使用的標準一致,可以徹底解決企業配棉使用和採購結價不統一的問題,從而減少用棉檢驗環節,降低用棉成本。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是首次實行棉花新國標,棉花檢驗將更細緻、嚴格,如果排除人為因素,達到收儲標準的棉花數量料將小於去年。估計能收儲500萬噸,入儲量將佔棉花產量的80%左右。”資料显示,2012年度我國共收儲棉花650.6萬噸,棉花產量按700萬噸計算,入儲量佔到棉花產量的93%。2012年度市場上棉花可流通量很少,而2013/2014年度由於棉花新標準的實施,收儲量不會太大,市場流通的棉花將會增多,對用棉企業來說選擇更多。
目前,從各地的反映情況來看,國內棉花市場以零星收儲為主。新鄉某企業負責人表示主要有三個擔心:一是收儲細則要求企業對棉花質量終身負責,企業壓力很大;二是收儲細則按照新國標收購,目前公檢數量還很少,企業對於自檢與公檢對接情況難以把握;三是今年籽棉減產已無懸念,而400型企業產能過剩,資源爭奪戰將會重演,企業對收購前景較多擔心。業內人士預計多數棉企要到9月底才開秤收購,比去年略有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