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代理開戶_節能門窗:政策、標準雙管齊下
浏览次数:29 分类:一號站是什麼平台
節能門窗為何受政策“冷落”
中國經濟導報:當下我國發展節能門窗,政府的支持力度如何?
倪海瓊:扶持和推廣節能門窗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國現有建築460億平方米,既有門窗110億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築18億平方米,新增用窗3.6億平方米。如果把既有建築門窗改造和新增建築門窗全部換成節能門窗,每年可節約標煤4.3億噸,相當於全年煤炭產量的20%。同時,拉動節能門窗上下游產業型材、玻璃、膠條、五金配套件近萬億元的市場需求,行業拉動力堪比汽車行業。對減緩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然而,長期以來,有關部門對節能門窗的認識不足。在國家統計局設管司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對門窗的歸類還簡單停留在單一金屬門窗製造上。《建築門窗國家標準規範目錄》第三部分,建築門窗及其相關標準規範中,收錄的只有鋁合金門窗,也沒有塑鋼、實木、複合材料類節能門窗。
與屋頂、牆體和地基部分相比,我國對門窗節能的重視嚴重不足。我國1992年就成立了“牆體材料革新與建築節能辦公室”(下稱“節能辦”或“牆改辦”),目前歸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領導。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牆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築的通知》,文件並沒有對門窗的節能提出任何要求。
為落實節能減排目標,國家在多個領域出台了節能鼓勵和獎勵政策,但節能門窗作為建築節能最主要的產品並未列入國家節能產品目錄,享受不到相應的扶持和補貼。
2009年頒布的《中國節能產品目錄》所確定的入選產品包括12類重點用能產品,但節能門窗並不在列。此外,在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的節能減排重點工作中,關於“加快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一項中規定,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家用電器、節能燈、節能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而涉及面更廣、在建築節能領域中節能效果更顯著的節能門窗產品並未能列在其中。
另外,行業歸口管理存在誤區和混淆也對門窗產業的發展壯大造成不利影響。很多地區將門窗歸口在建築安裝業和建築裝飾業來進行管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門窗定位為製造行業中的一個獨立行業。由於存在歸口混亂和認識誤區,導致長期以來門窗行業管理混亂,甚至處於逐漸被邊緣化的尷尬局面,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您認為政府該從哪些角度扶持節能門窗行業的發展?
倪海瓊:節能門窗行業的發展將最終決定我國建築門窗的節能水平,因此國家應從5個方面扶持門窗產業升級換代、發展壯大。
第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和管理職責。首先,明確節能門窗企業的歸口行業和主管部門,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這將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其次,從行業戰略角度制定節能門窗發展目標,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淘汰落後產能;最後,將節能門窗產品列入節能產品目錄,拓展“牆改辦”職能使其肩負門窗改造的職責。
第二,扶持企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針對節能門窗行業所需的林業、材料、工業設計等提供支持,對建立研發中心和培訓基地的門窗企業進行財政支持。節能門窗技術系統的研發需要深厚的科技基礎和實力作支撐,在我國節能門窗產業發展嚴重落後的情況下,亟需政府扶持以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第三,樹立標杆,通過重點節能門窗企業的建設發展,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行業的發展和經營環境的改善需要強大的企業作為後盾,對資質較好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產業升級。
第四,制定嚴格的產品和企業准入標準。由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審核並公布節能門窗企業資質,發揮同業監督的優勢,對合格企業和產品進行認證管理,提高節能門窗質量。政府門窗採購範圍限定應為擁有節能門窗生產資質的企業,逐步淘汰落後產能,促使行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第五,對市場進行引導,與國際接軌,實現門窗設計標準化,生產工業化。我國建築門窗需求個性化十足,增加了後期節能門窗設計、生產和更換成本。相關部門在制定門窗標準時應該考慮設計的統一性,從保障性住房、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建築開始統一門窗設計標準,這不但有利於加速推進節能門窗的普及,也能在節能門窗多次升級改造時發揮降低成本、節約能源資源的作用。